作者:助理 Florrie黄鹃
10月28日女红传习馆迎来了“西方流行服饰 (二十世纪上半叶) ”研习班,邀请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特邀顾问张西美女士担任主讲老师。此次研习班为期五天,将结合制作体验、展厅实物观察及讲解,再以视频、面料、图书解说等,带领学员们多角度了解西方近代服饰的来龙去脉。
第一日
1900-1920年代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1900年到1950年的服饰呀?许多来上课的学员也许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整个上午,了解从“黄金时代”(Belle Époque)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到1920年代的世界服装变迁,大家才领悟到,这50年世界上发生了多少大事,又对整个人类的文化、社会体系、各种秩序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巨变,人们穿的服饰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变化,直接奠定了我们今天穿着的基础。
第一件大事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和我们密切相关的纺织业——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先提高了织布环节中最耗时的“纺纱”这个工序的效率,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珍妮纺纱机,来源:Newlanark.org
此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工业革命催生了工厂、改变了社会结构,令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西方殖民加强,西方文化影响了全世界......到了19世纪末,全世界都受欧洲影响,原本只穿原住民风格服饰的国家,都开始穿欧化的服装,新旧之间的冲击前所未有。在20世纪初哪怕远在中国,也处处以西方为文明的象征。女士们的旗袍加上了西化的元素,男士们除了长衫马褂,则更多穿着深受西式剪裁影响的西服。
第二件大事,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工业革命间接导致的发展不平衡前提下发生的战争,除了重创欧洲,还因为劳动力的短缺而令妇女更多地登上工作舞台。这对服饰的直接影响当然是更实用、更简洁,更少的束缚和更多的自由。战前女子还要穿束胸衣、佩戴各种繁杂的臀垫,战后(尤其是1920年代)则抛弃了这些,以直身简洁款式为主了。
从1900年代到1920年代的服饰演变
除了世界政治经济巨变给服饰带来的影响,20年代又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东方美学反过来影响了西方。
这一方面与战后人们对战争的反思有关,另一方面,则不能不提到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的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s)在巴黎掀起的异国风情潮流。巴黎人第一次见到如此高超的舞蹈技术、绚丽的舞台布景、与他们习惯的优雅暗沉完全不同的舞台服装。在欧洲人眼中,这是确定无疑的东方风情。
明星舞者尼金斯基的演出海报
佳吉列夫很有能力,把当下一大批年轻又先锋的艺术家汇集起来进行合作,他们之中包括编舞家、作曲家、画家、设计师、舞蹈家,其中不乏后世耳熟能详的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毕加索(Pablo Picasso),画家和戏剧艺术家莱昂·巴克斯特(Leon Bakst),香奈儿(Coco Chanel)……有这些潮流人物参与制作的Ballets Russes的演出,给艺术带来的影响席卷整个欧洲、北美和南美。
感受一下Bakst的东方风情芭蕾舞服设计
东方美学带给欧式服装的变化是平面的剪裁、流动的线条、能让人联想到异国风情的鲜艳颜色、来自东方的纹样……一时间,硬挺的线条被柔顺取代,日本的和服、中国的宝塔袖、印度纱丽的包裹方式、中东的长袍、绣花和钉珠,各种东方元素混在一起,让20年代的服饰特点如此鲜明,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保罗·波烈(Paul Poiret)服装设计
这个年代的服饰,会打破我们对西方服饰那种“蓬蓬裙”、“公主范”的固有印象。而我们要学做的第一件服饰也正是20年代风格。
老师拿出了珍藏的书籍——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3年出版的Cut My Cote,举例说明不同民族是如何根据自己织布的布幅来设计衣服的。
欧洲的布幅宽,所以经常做减法,从布料上挖走不需要的部分,来对人体进行雕塑。而民族性强的地区布幅窄,所以尽量不对布料进行剪裁,而是多用平面的拼接。受了东方影响的20年代,衣服正体现了这种“不裁”的思想。
保罗·波烈(Paul Poiret)名作:和服风格的大衣“巴黎Paris”
为了挑战这样的制作方式,学员们每人分到三块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的大围巾,要尽量在不浪费任何一块面积的基础上,做出有20年代感的衣裳。
老师示范用“不裁”的方法拼接做出的效果,一件衣服能有好几种不同穿法。
一个下午过去,许多同学都用一块围巾或一块布料做出了简洁漂亮的上衣或裙子。
原来做衣服这件事情,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其实可以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