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乌普萨拉大学考古系承办。该系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的研讨会,并与河南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会议组织者精心安排与该系Gotland考古研究室视频连线,使该研究室同仁同步参与研讨会。瑞典远东博物馆馆长李东博士、高级研究员Eva Myrdal博士等一同出席。
该校考古系目前致力于环球考古学的研究,该专业教授Paul Lane博士首先介绍了考古系的概况、研究方向及专业所长,着重阐述了环球考古的思路和研究工作成果,并表达了与河南有关部门开展合作研究的热切愿望。
河南省文物局陈彦堂、洛阳博物馆高西省、龙门石窟研究院高俊苹等先后发言。陈彦堂作了题为《从古代洛阳看丝绸之路——基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观察》的报告,从丝绸之路概念的变迁、文献资料对丝绸之路与洛阳关系的记载、考古资料对洛阳与丝绸之路关系的实证、洛阳附近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以期究明在2000年来的漫长丝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什么人,纷纷扰扰地究竟发上了什么事,从而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高西省作了题为《中国早期铜镜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报告,报告将天山北路、中原地区、甘青地区、北方及东北地区出土的早期铜镜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对比,详细介绍了中国铜镜的起源地及功能,从早期铜镜这一角度解析中原三代时期与西域的交流盛况。高俊苹作了题为《龙门石窟与丝绸之路》的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况,从龙门石窟造像主题中包含的域外因素、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中反映的域外风格、丝路著名行者在龙门石窟留下的遗迹、龙门石窟新发现的景教遗迹四个方面阐述了龙门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乌普萨拉大学创立于1477年,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也是拥有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瑞典大学。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早年就是毕业于此校,并在安特生之后担任远东博物馆馆长。
“丝绸之路上的国际都会:唐代洛阳”文物展是河南省文物局与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五年合作计划中的一项,也是计划在远东博物馆举办3个文物展览中的第2个。展览自2015年9月12日开展以来,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瑞典《每日新闻》、《华人资讯网站》、《CT》等20余家媒体以不同形式对展览进行了报道。据瑞典远东博物馆统计,目前共计有数以万计的来自瑞典及北欧的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博物馆馆长李东表示,圣诞节即将来临,他们计划借助圣诞节活动,展开新一轮的宣传,力求展览取得更大的效应与反响。
此外,代表团还参访了瑞典历史博物馆、远东博物馆、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北欧博物馆及地中海博物馆,与北欧博物馆新任馆长桑娜胡碧-尼尔森博士,地中海博物馆馆长Christian Muhlenbock博士等众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博物馆藏品的来源及其保管,展览的陈列设计、展览过程中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博物馆学术研究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来源:河南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