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中国丝绸博物馆解说词(成人版)
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我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整个馆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在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我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
现在我们就位于博物馆的序厅。大家都知道蚕茧大部分都是以椭圆形为主,而序厅也正是贯彻这种理念而建造,整体呈近似圆形,以和谐的姿态作为我馆的起始点。
大家请看正上方的丝筒吊顶,总共由25000根真丝组成,三层丝圈错落有致地垂落下来,而圆形也再一次契合了蚕茧的形状。
而在我身后的正中央,摆放的是一个蚕茧模型,底部以稻草拢称簇,静态演示了“蚕宝宝吐丝上山结茧”的过程。正后方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桑叶纹理乱针绣,大家在远处望来是否会觉得如一幅西方油墨画呢?确实,这也是乱针绣的特色所在。乱针绣缘于苏绣,有着“中国第五大刺绣”的美誉,在看似长短不一的纹理下,以高超的技艺将画与刺绣完美结合,使得绣品如原画般栩栩如生,也就有了实际中“远观如画,细看方知其刺绣”的效果。背景两侧以及边围的木格栅装饰,象征着丝绸织造中的基本元素:经线、纬线,意寓着经纬交织。
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商周时期,已开始人工栽培桑树。而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也出现了“桑”这一文字。在这里,大家可以来认识一下最原始的“桑”字结构。桑树作为一种落叶乔木树种,属于荨麻目桑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等多品种。其中在我们浙江省一带主要以湖桑居多,湖桑原产太湖流域的湖州,一般枝条粗长,叶形大,适应性较强。栽种桑树最古老的方法就是直接播种,在后来的生产实践中,渐渐又有了扦插、嫁接等方法。
晚唐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写有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此来赞颂鞠躬尽瘁的品德。但是在自然生态中,这仅仅是蚕化作蚕蛹的准备阶段。蚕的一生十分短暂,只有40-60天的时间,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蚕,小小黑黑,长满细毛,乍看之下很像蚂蚁,因此称之为“蚁蚕”。而后通过进食桑叶,渐渐长大,经过“四眠五龄”就可以吐丝结茧了。成熟的蛾是分泌一种溶茧酶破茧而出的,雌雄交配繁衍下一代,然后慢慢死去。而这些卵又会开始新的生命循环,生生不息。
大家可以来看一下“丝”字的象形文,是以最直观的角度来构造这一文字。蚕吐出的丝可以达到1000米,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蚕丝由两个丝素外包丝胶组成,横截面成钝三角形,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大部分的色素在丝胶中,而缫丝就是利用丝胶溶于热水的特性进行脱胶。大家可以观赏一下旁边的视屏,里面所展示的就是民间的缫丝技艺。
丝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以后,分为经线和纬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组织结构编织成丝织品。丝织品在古代称为帛,也就是现今的绸。右边的视屏所展示的就是最古老的编织工具——原始腰机,这时候的腰机已经具备织造的基本运动,包括开口、引纬、打纬等。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中国丝绸故事展厅,一起去了解中国丝绸的发展历史。
人们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养蚕缫丝?在相关的神话传说中,最有名的是马头娘的传说。江浙一带称之为蚕花娘娘。正史中记载的养蚕缫丝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后世称她先蚕娘娘。之后每年的蚕季,历代的皇后都要象征性地率领官妇养蚕缫丝,以为天下妇女的表率。这是统治阶级把文化的创造归功于帝王贵妇人的正统思想的产物。历史上,供奉嫘祖的先蚕坛和先蚕庙不是一般的蚕农可以进入的,都是举行仪式和祭祀的场所。事实上,昆虫的驯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人类历史上被驯化的昆虫只有两种,一种是蜂,另一种是蚕。归根究底,蚕的驯化,桑的培植都是一代代的劳动人民努力的结果。【其实野蚕丝可以制成琴弦。所以说蚕丝在音乐方面也是有所贡献的。】
据专家考证,中国丝绸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边都是对于这一结论的佐证。首先,最有名的是这半个蚕茧。1926年10月,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这半个蚕茧,围绕着半个蚕茧,李济先请清华大学生物学刘崇乐进行鉴定。因为茧壳周围的土色没有受干扰的痕迹,说明它不是后来放进去的;当然也不会是野蚕,因为它有利器切割过的痕迹,是经过人工割裂过的。所以刘崇乐初步断定其为家养的桑蚕茧。之后几年李济又找了国际知名的专家们来鉴定,终于确定了刘崇乐的判断。因此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已懂得养蚕缫丝。它已被确认为中国丝绸纺织史上最重要的实物证据。
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的绢片,距今已有4700年历史了。这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丝绸物。
1981年在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的罗织物,距今5630年,是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织品。
商周时期人们开始栽培桑树,甲骨文中有了蚕桑丝帛的文字。这个时期也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洋丝绸之路的起源。中国丝绸技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了。
从春秋到中唐的2000多年,是丝绸技术的创新与成熟阶段。这个时期丝绸的生产中心位于黄河中下游,绢帛成为赋税品之一。这时出现了斜织机和提花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种类也更加丰富了。踏板斜织机是秦汉时期出现的,在这个纺织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斜织机的样子。汉代的画像石主要都是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用于墓室建造和装饰。这块画像石上面讲的是曾母训子的故事。【故事内容】唐代出现了唐代四缬,所以说印花技术基本完备,之后有详细的介绍。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已经形成,作出主要贡献的就是张骞的凿空之举,连接了东西方。西汉建立之后,丝绸常被用作外交或者赏赐的物品,因为外族不喜欢珠宝而喜欢丝绸,像昭君出塞,张骞凿空,都带着大量的丝织品,所以也叫“丝绸外交”。这一时期丝绸生产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河西走廊一带的少数民族。(采桑画像砖)【这里有一些和丝绸有关的俗语,例如:春秋战国多战乱,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双方就会相会拟定和约,和约是书写在绢帛上的,这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起源。其实地理上说的经线和纬线就是从丝织品衍生来的。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开始是说染工因为长久接触染缸和染料就被沾上了颜色的意思。】
官营丝绸在唐代达到繁盛。这个表格是唐代官营丝绸生产机构的设置,反应了当时官营丝绸的面貌。唐朝官府经营的丝织生产,由织染署负责管理。织染署下面又设立了二十五个“作”,各有专门的分工。这二十五个“作”是织絍(织绸叫絍)、组绶(织有花纹的丝带)、紬〔chóu绸,比较厚实的丝绸〕线、练染。
内八作使也分成织绸和印染两个部分,隶属内宫。掖庭局也是后宫的机构,基本就是管理宫女,管理她们的工作(如女红织造等)。贵妃院主管刺绣。这三个机构加上官锦坊就是唐代官营丝绸的辅助体系。“中织室玺”印是战国的时候楚国的丝绸官营生产的印鉴,反映了楚国丝织业的发达。这个瓦当是西汉时期养蚕的官署专用的。
汉代丝织品的价格反映了丝绸的昂贵。【缣是双经双纬的平纹织物。比较粗厚。】丝绸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也是因为它价值高。
从中唐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是中国丝绸的融汇与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丝绸生产中心到了江南地区。丝绸从江南地区经水路被运到京城供统治阶级享用。这个护照就是丝绸运输的免税证明。
看碑的拓片,这个碑是1995年被发现的,现在收藏在杭州碑林。经纶堂是明代的杭州织染局,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为皇家生产丝绸用品。在明代,统治者为了满足奢侈豪华的生活、对外贸易和对百官赏赐的需要,对丝织品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明代的官府织造机构,规模、分布地区和数量都超过前代。
由于统治者对丝绸的大量需求,明朝晚期开始就有民间的织机来承担官营织造的任务,叫民机。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官机。这张就是官机织工的执照,织工可以凭借这个执照领取口粮。民机是没有的。
明末清初,民间机户经过发展慢慢就产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些富裕的机户就雇佣了其他织工为他工作,生产出现专业化趋势,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个机户的发迹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种各样的丝织品。根据织法的不同,织物有各种各样的分类,绫罗绸缎是对丝织品的一个统称。
绫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它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现在汉代以前,盛于唐、宋。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三国时马钧对绫机加以改革,能织禽兽人物较复杂的纹样,最有名的是浙江的缭绫。唐代白居易专门为缭绫写了一首诗。
罗是一种绞经组织的织物。罗出现商代,到了唐代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很有名。单丝罗后来被称为纱。纱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透气性很好,很轻薄。
绢现在叫做绸,是一种平纹织物。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
缎是只有经纬线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的光亮平滑的丝织品。缎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成为主流产品。
锦是用彩色丝线用重组织织成的提花织物。唐代以前主要是经锦,经锦就是经线显花的锦,将所需颜色的丝线置于最上层,其他颜色藏在下面。三大名锦之一的蜀锦的特点就是经线显花。
受到波斯等西域国家纺织文化的影响,唐代之后纬锦开始流行。纬锦就是采用纬线显花,这样织物的颜色就比经锦更加丰富了。
宋锦,是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织锦,产地主要在苏州,又称“苏州宋锦”。但是宋锦历史悠久,隋、唐就有了,它是在唐代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制作工艺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组织;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纬线三种;一纬纹与地兼用,二纬专作纹纬,分段换色织造。宋锦主要用作书画装饰和官员服装。
双层锦两面图案一样,颜色相反。
妆花原意指用各种彩色纬线在织物上以挖梭的方法形成花纹。这种方法,在汉唐就有了,到宋元期间已广泛应用。妆花可以应用于缎地、绢地或罗地上。在缎地上则为妆花缎;在绢地上则为妆花绢;在罗地上则为妆花罗。到清末,妆花变成了妆花缎的简称。妆花的织造费工费时,一天只能织两寸,故有“寸金换妆花”的俗语。所用原料除丝线外,还有孔雀羽毛线、金线和银线。妆花织物是织造工艺水平很高,极其珍贵的一种提花丝织物,是皇家御用品。
和妆花一样,织金也是一种织造工艺。也是在不同的织物上织入金线。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成熟。其中,织金锦到元代达到极盛。最有名的就是纳石失,从波斯语音译而来,本意就是织金锦的意思。织金通常要求花满地少,充分发挥显金效果。
缂丝是一种平纹织物,用通经断纬的手法织成,各色纬线挖梭织入,各色纬线之间最后会出现空隙。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
绒圈锦是在织入纬线的时候不用丝线用钢针代替,最后将钢针抽去形成绒圈,把绒圈剪断就变成绒毛了。
现在来看前面提及的印染技术。印染分为直接印染和间接印染。直接印染就是直接印花,间接印染有四种,被称为唐代四缬。首先看夹缬,夹缬是两块轴对称的模板夹着织物染色的,图案效果是镜面对称的,因为模板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所以现在很少见了。第二种是蜡缬,蜡缬是用蜡做防染剂,把不需要染色的地方涂上蜡然后染色。因为中原地区不生产蜡所以我们是用石灰和黄豆粉混合做防染剂,也叫灰缬。最后是印金,印金是用模板把胶质物印在织物上然后把金箔贴上去,有胶质物的地方金箔就会留住,没有的地方金箔就会掉落。
刺绣也是我们国家非常古老的一门工艺。说到刺绣我们就会想起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苏绣产于苏州,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被誉为“东方明珠”。粤绣产于广东,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男子,十分罕见。粤绣的一个有名的类别是钉金绣,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蜀绣产于四川,2006年,蜀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绣产于湖南,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
这边有几幅绣品,是采用不同的针法的。
锁绣看起来像一根锁链,故名。因其外观呈辫子形,也俗称为“辫子股针”。是我国自商至汉刺绣上的一种主要针法。
网绣是苏绣针法的一种。样子像网。
铺绒绣是纱绣针法的一种。以素纱作底,用彩丝在纱底上刺绣出花纹。绣满纱底,不露地子,所以叫“铺绒”。
钉金绣,又称金银绣,就是把钉线绣的钉线换成金线或银线。
抢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抢上去的针法。可使用颜色相近绣线制造由浅到深的色晕效果。
套针也是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
【打籽绣使用这种绣法,每平方厘米至少要打上150个 “籽”,即使再熟练的绣工一天也只能绣出巴掌大小的图案来。是京绣颇具特色的针法之一。“打籽儿”,就是指用丝线结成一个个极其细小的线疙瘩,铺展在绣面上。打籽绣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使绣品凸显立体感,从而呈现出一种类似浮雕的效果。一般说来,打籽绣最适合表现的是花朵的花蕊和鸟兽虫鱼的眼睛。除了装饰性,打籽绣的实用性也很突出,那就是非常耐磨。过去人们常用的荷包就是典型的打籽绣。今天,完全的打籽绣绣品已不多见,更多的是用来表现绣品的局部效果。
环针,是指一针的线迹总要在另一针的协助下形成弯曲的样子。锁针就是环针的一种。
长短针,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就是一边对齐另一边对不齐的针法。适宜于绣花鸟、人物、树石、书法等。】
丝绸纹样的取材经历了从天上到人间的过程。第一阶段由于丝绸早期主要用于事鬼神,因此从战国秦汉开始出现了云气动物纹,两汉时期把祈福祝愿的铭文纳入丝绸织物成为时代潮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在来自西域南亚等地的植物、动物、神祇、文字和图案等等。唐代的图案流行变化极快,早期是团窠宝花瑞兽。
第二阶段从唐晚期开始,从一开始的唐草到折枝花鸟的兴起,丝绸纹样渐渐走入大自然博大自由的世界,自然写实的风格成为主流。这种自然的风格在辽代继续发展,到宋元时期达到极盛。吉祥图案在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如卐字纹、杂宝纹等。
第三阶段主要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丝绸纹饰主要体现吉祥如意的含义。比如寿字、婴戏、暗八仙、杂宝、八宝、八吉祥等等。从大几何纹样来看,明清时期以八答晕最典型。它以米字结构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线与线之间相互沟通,有四通八达之意。其他诸如卐字曲水纹、球路纹和龟背纹等也很常见。
17-18世纪随着东方航线的日益繁忙,“中国风”的装饰艺术席卷欧洲,它是以中国事物为题材,经过欧洲人丰富的联想产生的一种带有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后来还传入了中国。此外还有带着西方特色的大花卉图案的丝绸,俗称大洋花,是欧洲商人在中国定制的外销产品。
在中国,丝绸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开始的时候,丝绸作为贵重物品,主要是用来通天地,事鬼神的。因为人类追求死后灵魂升天或者永生不死,对蚕作茧自缚和羽化成蛾这个现象产生了崇拜心理,所以在死后往往用丝绸包裹身体,以达到升天的目的。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就是说,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人将近暮年,可以开始穿丝绸为死亡升天做准备了。
除了蚕神,人们还把神化了的桑树——扶桑看做是通天的凭借。传说中扶桑树是太阳的真身——金色乌鸦的栖息地。有一天树上的十只乌鸦全部飞上天空,然后就有了后羿射日的传说。还有个传说是商汤灭夏之后整整五年没有下雨,商汤就在桑林中举行祭祀,要把自己作为祭祀品焚烧献给上天,正准备点火的时候天下大雨了,商汤也受到万民敬仰。
下面这副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是贵妇人辛追的随葬品。从上到下分别是天堂,人间和地狱,女主人生前在富贵人家,死后穿着丝绸沿着扶桑树升天。
除了事鬼神之外,丝绸也是身份等级和官衔的重要标志。统治阶级的服服饰无论色彩还是纹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色彩有五种正色,分别代表五个方向,东方属木,青色,南方属火,赤色,西方属金,白色,北方属水,黑色,所以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间属土,黄色,所以皇帝的衣服是黄色的。除了正色之外就是五种间色,比如青黄相间的绿色。上衣穿正色,下衣穿间色是规矩。不能颠倒的。
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稳重,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譐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背恶向善的美德。
这个是百官补子,文官是飞禽,武官是走兽。
除了前面两者之外,丝绸在许多的喜庆场合上出现,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服饰风格不断变化继承,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服饰相互交融,创造出一代又一代各具特色的造型风格。
中国最早的服饰是上衣下裳。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实行“深衣制”。“深衣”就是“蔽体深邃”的意思。单层的外衣叫做蝉衣,内有中衣、深衣,看起来无大区别,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区别在于内穿和外用,还有袖子的形状。深衣为右衽,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
晋唐时期男子的主要服饰是幞头纱帽和圆领袍子。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的影响,胡服也流行过一段时间。妇女一般都是穿短襦长裙。裙腰可以达到腋下。唐代妇女十分重视自己的面部妆容。不论脂粉、胭脂、画眉、点唇,都有涉及。当时还流行长巾子,是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辽代的服装一方面使用自己的传统服饰,比如平时穿的常服,如果是皇帝或者大臣穿的,谓之“盘裹”。绿花窄袍,富贵人家披貂裘或者沙狐裘等。另一方面允许汉臣穿汉服。金代女真人进入黄河流域,基本是吸收宋代冠服制度。传统男子服饰的最大特点是采取保护色,即衣着颜色与不同季节周围环境颜色相同或相近。这和女真族的生活习俗有关。他们以游牧、狩猎为主,采取保护色,既可不被凶猛野兽发现,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又便于靠近猎物。冬天,他们多穿白色皮袍,和冰天雪地化为一体;夏天,他们多着绣有鹘、鹅、熊、鹿、山林、花卉等图案的服装,和周围环境合二而一。保护色不仅有利于狩猎,而且便于军事行动。金代的女服很修长,显得很潇洒。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其特点是对襟、直领、两腋开衩,衣长过膝。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西周的社会生产力比商代有了长足的进步,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冠服制度,表现在贵贱有等、衣服有别。王室公卿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和图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丧葬有凶服,根据地位高低,在服饰的装饰纹样和颜色上也各不相同。周王朝还设有司服一职,掌管王室服饰。冠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服饰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元代的织金锦纳石失非常有名。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辫线袄的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辫线袄产生于金代,至于大规模使用则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从和仪卫的服饰,后来穿辫线袄已不限于仪卫,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这种服饰一直沿袭到明代,不仅没有随着大规模的服制变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层官吏的装束,连皇帝、大臣都穿着 。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裙子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明代还出现了区别官阶的“补子”。
清代强行推行满族服饰,日常生活中男子以长袍马褂为主流,满族妇女穿旗袍,但是汉族妇女可以沿袭上衣下裙的传统。之前讲了皇帝的龙袍上的十二章纹,现在看一下帝王服饰的种类。平常说的龙袍是吉服,还有衮服,朝服,常服,便服,行服和雨服。衮服是半袖的,穿在吉服或者朝服的外面。只有石青色一种颜色,一般是在祭祀和祈福的时候穿。朝服相当去皇帝的礼服,只有在大婚,节日,登基,祭祀的时候才穿。有黄红蓝白四种颜色。吉服就是九龙袍,一般平时的公务活动穿着,有明黄蓝绿等颜色。常服是平时穿的。便服是休闲的时候穿的。行服是出门穿的。雨服是雨天穿的。
【裹脚是封建女性驯顺的象征,起源于五代李后主,兴盛于宋代。小脚鞋为裹脚妇女所穿,又称“弓鞋”。早期的弓鞋斜体狭长,但并不很小。到后来发展为三角形,最小时只有三寸,俗称“三寸金莲”,明清时小脚被看做是美女的特征之一。】
第三个厅是蚕桑厅,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蚕桑的知识。墙上的模型清楚的展示了蚕的成长。蚕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蚕卵、幼虫、蚕蛹和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阶段。蚕卵是黑色的,形状很像一粒芝麻。在20℃以上的温度下,蚕从卵里孵化出来。
刚孵出的蚕很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蚕慢慢长大,它的体色会由褐色转为青白。之前已经说过蚕有四眠五龄。成熟的蚕有成年人的手指那么粗。吐丝结茧后经过十几天,蚕蛾会分泌出溶茧酶将茧壳破开钻出蚕茧,之后雌蛾会释放一种性激素引诱雄蛾进行交配,一头雌蛾一次会产下四五百粒蚕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这边摆放的是蚕每个阶段的实物标本。】
桑树栽培和养蚕一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桑树有很多地方性品种,大致有鲁桑、白桑、山桑、广东桑等四大类。浙江的桑树基本是鲁桑的品种。二十世纪60年代,科研人员还开始研制可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这样可以不用受季节的影响,避免了各种污染,并可以实现蚕业的工厂化生产。除了桑叶,蚕还吃柘叶,野蔷薇,莴苣和蒲公英等等,但是吃了这些就吐不出好丝了。为什么蚕最喜欢吃桑叶呢?是因为桑叶中的化学成分在起作用,如果把蚕嘴部的味觉器官切除的话,它什么都吃。
桑树的果子叫做桑葚。桑葚中有桑树的种子,可以进行有性繁殖。还可以用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方法进行桑树的无性繁殖。
蚕的身体分头、胸(3节)、腹(10节)三部分。腹部有8对足、身体侧面有9对气门,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器官。它的身体就是一个加工厂,从消化功能来分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口器,肠道,血液和丝腺。口器咀嚼桑叶,进行粗加工,肠道进一步消化吸收,血液负责运输,最后桑叶中的氨基酸被丝腺吸收,合成了丝蛋白,蚕丝的主要成分就是丝蛋白。那么蚕为什么要吐丝结茧呢。一方面因为幼虫要变成蛹并最终化为成虫,蚕茧就成为了蛹的保护层。另一方面,蚕吃下这么多桑叶,体内氨基酸过多,必须吐丝,否则蚕会中毒。
蚕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某些蚕的表皮也会带有不同的颜色和美丽的斑纹。比如眼状纹、半月纹和星状纹。
这个是蛾的复眼。(玩一下)蚕是单眼,头部两侧各有6个,可感受光的强弱。蛾是复眼,一只复眼是由3,000多个小眼组成,视野宽广。
除了家蚕之外,大自然中会吐丝的昆虫有上千种,它们许多是野蚕,比如柞蚕、蓖麻蚕、天蚕、栗蚕等。这里有图片和各种野蚕茧的标本。
不同地区生产的蚕茧,体形各有不同,色彩也有差异。中国系蚕茧多为椭圆形、球形、卵形和纺锤形,日本系蚕茧为椭圆深束腰形,欧洲系蚕茧长椭圆浅束腰形。茧色多为白色,也有黄、绿等色。
蚕丝含有18种氨基酸及蛋白质,是一种天然多孔性的纤维,具有比其它纤维更佳的吸湿性、透气性、以及散热性等特征,穿着时舒适,光泽高贵,被誉为 “纤维皇后”。这边就是蚕丝和其他天然纤维或者化学纤维的比较。
这是一个有关于蚕的数学等式。
从这里开始介绍的是养蚕织绸的知识。这是一个模拟的农家的蚕室,这是簇架,用来给蚕上簇结茧的。这是蚕架、蚕匾,蚕架是大量放蚕匾的工具。
这是蚕花娘娘,各地蚕神还有青衣神,马鸣王菩萨等等。在每年养蚕时节,农家就用这个印版印在红纸上贴在门口,家家户户都不相往来,俗称“蚕关门”,一直到收获之后才解禁,叫“蚕开门”。收茧之后,家家户户还要谢蚕神(如图)。
这边是农家的踏板缫丝机。大锅里是沸水煮着蚕茧,人用一根索絮帚把蚕丝的一端找出来然后就可以抽丝剥茧。
这些是蚕桑丝的副产品。
从这里开始主要介绍丝绸的染织工艺。这是根据明代夏厚的《机织图》制作的小场景。上面用生动的形象说明了丝绸生产的过程,包括缫丝、络丝、并丝、捻丝、卷纬、牵经、织绸、精练、染色等多个步骤。
这边是古代缫丝织绸过程中所用到的一部分工具,这是缫丝车,之前已经看过踏板缫丝机。这个是手摇缫丝机,带动丝籰,缫丝盆内的茧丝便通过架在缫车上的集绪器和鼓轮并在一起绕于丝籰之上。
这是络丝的工具,因为绕在缫丝车丝籰上的丝呈绞状,在加工前首先要把它转绕到丝筒上,才便于加工成经线和纬线,这一步骤称为络丝。络丝工将丝绞套在由四根竹竿组成的箍丝架上,然后转动手中的丝筒将丝线从架上转绕到丝筒上。
这个是摇纬车,因为要将丝筒上的丝再通过纬车绕到纡管上,置于梭子之中,作为纬线。
在这边陈列的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织机的模型。居上的是中国织机,居下的是外国织机。居中的是中外合璧制造的织机。直到明代以前,中国人创制的踏板织机和提花织机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无踏板的织机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织机,包括考古资料所证实的最早的原始腰机、重锤式织机和双轴织机等。
原始腰机以手提开口杆使经丝分为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织制素织物的织机,应是最古老的织机。它以人的身体作为机架,织轴用腰背或腰带缚于织者腰上,故称为腰机。浙江余姚河姆渡已出土一些相关部件,说明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使用原始腰机。
重锤式织机机身倾斜,经线下端挂有重锤,从机顶的经轴悬垂下来,故称重锤式织机。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时期已见用于羊毛织造。
将经丝卷绕在经轴和织轴并将这两轴固定于地上,中间使用挑花杆或用综片进行开口织造。这种以双轴为主要特征的双轴地机早在埃及法老墓中出土的纺织作坊模型中就可以看到。
双轴竖机原理与双轴地机相同,只是经线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称为双轴竖机。发现于埃及古墓壁画上。
以踏板替代手来控制综片提升为特征的素织机,它是织机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踏板织机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卧机、斜织机、平织机等类型。
用一片踏板来控制一片综的升降开口是卧机的最大特点。同时,这一织机已用机架来固定经轴,但织轴仍然系在织工的腰部。此类卧机在汉代已出现,并在三世纪左右传入东南亚。
斜织机大量见于汉代画像石上,可知在汉代被广泛使用。其特征是用两块踏板控制一片综,但因其机身倾斜而称为斜织机。
平织机用两块踏板控制两片综,两片综通过机顶的杠杆互动,一片起则另一片下,形成开口。此类织机出现于十三世纪前后。欧洲平织机出现于十三世纪,机型与中国的平织机相同,也用两个踏板分别控制两片综的提升。
为了使织机能反复有规律地织造复杂花纹,人们先后发明了以综片和花本来贮存纹样信息,并形成多综多蹑机和各类花本式提花机,从而提高了织造图案的能力。一片综控制一根纬丝的提花规律,越多的综片就能织出越大的花纹。这种由多块踏板控制多综、多综控制花纹的织机称为多综多蹑机,战国秦汉时期提花机的主要机型。
低花本机用花本贮存花纹信息,并通过花本线和综线的相连将信息传递到经线以控制提花开口,这样的提花机称为花本式织机。低花本机的花本有竹编或线编、环编或帘式等多种类型,花本较小,安装较低,可由织工一人操作,至今在我国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应用。
小花楼织机机身平直,中间耸起花楼,楼上悬挂贮存提花信息的花本,又称束综提花机。织机由两人操作,一人坐于花楼一侧,拉动花本横线,提升相应经线以开口,另一人进行打纬织造。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以后各代。
大花楼织机为贮存花纹循环特别大的提花程序,人们将花本编成环形悬挂在机后,其上代表纬线的横线可多达十万余根,可以织出龙袍这样的大花纹织物。织时也由两人配合进行,一人坐于花楼拉动横线,相应的衢线就带动经丝提升,形成开口,另一人则投梭打纬。这种大花楼织机至迟在唐代晚期亦已出现。
中亚纬锦机机身类似双轴竖机而稍有倾斜,机前有综线,机侧亦有花本与之相连,但其花本是一边挑一边织,挑完之后又放弃,不再贮存。因此,织出的花纹只有纬向的循环而无经向的循环。这是汉唐间中亚地区所产纬锦的共同特点。
波斯提花机也属于束综花本提花机,它通常有多个花本同时挂在织机的横线之上,拉花工坐于织机之顶进行操作,拉完一个后再拉另一个。织工则在机前投梭打纬。波斯提花机是在中国小花楼织机基础上变化而成的。
法国的束综提花机是中国小花楼织机变化的另一版本。其花本位于提花机一侧,拉花工不必登高,可在一傍站着操作。而织工的操作与其它织机相同。
贾卡织机1801年由法国人贾卡发明,织机上装有贾卡式提花龙头及飞梭装置,前者采用打孔纸版编制花本,后者可以提高织造速度。贾卡织机的发明,标志着织机近代化时代的到来。
这边是染色材料。最早的时候染色使用的是矿物染料,将矿物颜料利用粘合剂印在织物上或研磨成极细的颗粒涂绘于织物上的染色方法,古称石染,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大多限于局部着色。
这边是植物染料。大多取自于草木的花叶、茎实、根皮等部位,古称草木染,是中国古代染色最主要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展厅,这里展示的是那些目前仍在生产的民族民间织机及历史上已消失、但又被研究者重新复原的古代织机。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小花楼机、大花楼机、立织机等古代织机的操作表演,还能欣赏到现代少数民族织机的操作表演。
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丝绸有更多的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