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胡汉之间:唐代丝绸服饰展

展览地点: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展览时间:2021年4月16日 - 2021年6月20日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了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经过印度、中亚、西亚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被誉为“丝绸之路”,大量的中国丝绸从这一通道传向欧洲,同时,西方的文化、物品也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使得中西文化和经济达到空前的融合。

随着西传中国丝绸被沿途地区的本土化使用,促成了当地对东方丝绸技术的模仿,同时中国内地织匠也积极迎合西域人们的审美意识,采用中亚织锦技术,设计制造出带有明显胡风的丝绸产品。大唐盛世,胡汉之间,东西方文化和技术交融繁荣。

本次展出的纺织服饰均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的藏品共计约30件/套。因唐代距今千余年,完整的丝绸服饰弥足珍贵,其中部分展品曾经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甘肃工作站专业人员的修复。


展览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银鸾睒光踏半臂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齐肘,身长及腰。"

半臂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至唐代流行于民间,成为一款无论男女都能穿的服饰。从考古发现的唐代陶佣、壁画和半臂实物中可见,多用锦制成,衣长以及袖长有所变化,为唐代最时尚而动人的服饰之一。


第二部分:细裁胡衫双袖小

《释名》写道:“言袖夹直,形如沟也”,所指即是唐代窄袖袍,其大多为圆领、交领或翻领,斜襟或偏襟,左右两侧开衩,衣袖平直而窄紧,着小口裤,腰束革带,脚蹬革靴或锦靴,并配以各种精致的饰件。女性的小袖衫则与高腰裙搭穿居多,有的则外穿半臂,肩披纱帛,形成“慢束裙腰半露胸”之感。


第三部分:天上取样人间织

随着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日益繁荣,唐代的丝绸织造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束综提花机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各类丝织品种,绫罗锦绣,精美无比。无论从西而来的联珠动物图案,还是独具大唐风范的宝花纹样,均多姿多彩。


唐代有明确的冠服制度,规范了祭服、朝服、官服的形制、颜色和配饰。然而,因广受胡风的影响,无论是官常服或民间服装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款式,胡服与汉服在大唐盛世交融荟萃,展览还以陶佣、壁画、绘画中人物形象为案列,用图像呈现了唐代人的服饰形貌。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