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银装——贵州苗族服饰艺术展” 于3月16日在国丝馆开幕。为了更深入地为观众解读展览、理解展览内涵,开幕当晚,贵州省博物馆的研究馆员张桂林为观众们带来配套讲座——《贵州苗族服饰艺术漫话》。讲座由国丝馆长助理周旸主持,参加讲座的听众有服装设计师、博物馆同行和学生等。
主讲人张桂林从事文博工作近40年,专注于贵州民族文化和贵州文物保护的研究,出版了《贵州土家族》《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等专著。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贵州苗族简况、贵州苗族服饰造型、贵州苗族服饰与历史文化习俗、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贵州苗族服饰与银饰。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数千年前,他们的祖先曾居住在我国的中原地区,因战乱迁到长江中下游的洞庭、彭蠡两湖一带,后又向西北和西南迁徙,大约在秦汉时期进入云贵高原。中国苗族人口约942万人,贵州有419万人,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中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征,如众多的方言土语、基本的风俗习惯、重要的艺术形式等,在贵州苗族中都有集中体现。
服饰是民族形象和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民族的旗帜”,是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的物象展示,也是区分不同民族和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重要手段。主讲人用大量的实物图片,介绍了贵州苗族不同支系的男女盛装。
榕江县兴华苗族“百鸟衣”
六枝特区新华苗族男青年服
为维系民族及支系族群的繁衍生息,保持民族认同感,贵州苗族各支系族群均以服饰作为自己的外部特征,以服饰界定氏族内婚制婚姻范围的指示标志。氏族内的重大活动,如祭祀、婚姻恋爱等,都是在同一服饰的氏族中进行。
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有关民族的传说、历史、文学都是以口授的形式相传。为了保持民族的记忆,他们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记录在服饰上,使服饰成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因此,贵州苗族服饰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上使用图案符号记录着的民族历史、图腾崇拜、传说故事,使服饰成为珍贵的无字典籍。
平塘县大塘苗族
背排上的贝壳是对曾经居住过的东方海边的记忆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繁复讲究,主要有挑花、刺绣、编织、布贴、蜡染、银饰等,因地区不同,手法不同,繁简不等,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不同风格。有的简洁古朴,有的繁琐考究;有的采用单一的刺绣或蜡染,有的则多种手法并用。
贵阳花溪苗族彩挑蝴蝶纹背扇花块
贵州各民族皆有饰银习俗,因此款式众多,其造型既演绎着传统的古典美,又张扬着民族的个性美。贵州民族银饰特别是苗族银饰,遵循着以大、多、重为美的传统审美法则。由于银饰加工的需要,出现很多银匠村和银匠世家,一些苗族妇女也成了银饰加工的能手,使银饰在服饰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主讲人引用了许多苗族传统故事,穿插了各种生活场景和片段,使得讲座内容充实而有趣,大家表示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听众们意犹未尽,纷纷提问,并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