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铮
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
唐代
上海博物馆藏
此枚铜镜于2012 年出土自上海青浦区青龙镇遗址,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位于今上海青浦和嘉定两区的交界处,始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由于地处南北海路交通的要冲,又有吴淞江、长江沟通内陆,所谓“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逐渐发展成为“海商辐辏之所”,甚至日本、新罗、广南等地的海船每年都要到青龙镇进行贸易。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在青龙镇所属的秀州华亭县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务,为两浙市舶司属下的分支机构。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华亭县市舶务移至青龙镇,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又在青龙镇单独设立市舶务,隶属于两浙市舶司,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
青龙镇的标志性建筑——青龙塔(图源网络)
2010-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4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建筑基址8处、灰坑144个、灰沟28条、墓葬4座、水井69口、炉灶7个、铸造作坊1处、佛塔遗迹1处,出土大量的瓷器、建筑构件等遗物。2017年,青龙镇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青龙镇遗址隆平寺塔基航拍照
这枚铜镜就出土于青龙镇遗址J21唐代水井的井底,该井出土三面铜镜,尺寸、纹饰基本相同,两面完整,一面从中间断为两半。此枚铜镜直径28厘米,体型硕大,中心为一半圆型钮,莲瓣纹钮座。围绕镜钮是一对鹦鹉,呈喜相逢的形式排列,鹦鹉口衔折枝花果,爪攫蓓蕾花结绶带。鹦鹉体形雄壮,长尾飘曳。折枝花果纹花朵盛开、枝叶繁茂。绶带共有两组,尾端系流苏,宛转飘荡,似在空中飞舞。与之相似的铜镜在上海青浦区香花桥街道、陕西西安雁塔区等地都有出土。日本正仓院也藏有类似的双鹦鹉背八葵镜,可惜在宽喜二年(公元1230年)遭遇劫难,被砸碎成45块,后来虽然在明治年间得到修复,但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疤痕。
鹦鹉纹镜,唐代,陕西西安雁塔区曲江出土
鹦鹉是对唐代社会影响较为深远的一种禽鸟,除了奇姿鲜羽的形象受人喜爱外,还因聪慧能言被认为具灵性。祥瑞含义的进一步阐发也促进了鹦鹉纹装饰的兴盛,在丝绸、金银器、铜镜、漆木器等上都有使用,其中又以鹦鹉衔花叶、绶带或璎珞的形象最多见。这件铜镜正是鹦鹉纹在唐代流行的一个明证。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参考文献:
1、上海博物馆官网
2、青龙镇遗址考古队:《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新发现——上海青龙镇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17年2月10日第七版
3、范淑英:《从异国献瑞到时乐鸟——唐玄宗时期对鹦鹉形象的艺术与文化塑造》,《西北美术》,2015年第4期
4、王纲怀:《日本正仓院藏镜(二)》,《收藏家》,2010年第1期